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中国审判》:知识产权司法守护“创新之火”——各地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成果巡礼

  发布时间:2024-05-09 14:19:00 打印 字号: | |

“‘版权AI智审’,以AI智慧为图案之美护航。”4月22日上午,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版权AI智审”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并在浙江绍兴设立分会场,宣布在上海、浙江等六省市法院开展“版权AI智审”试点工作。


据悉,“版权AI智审”是数字法院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借助“以图搜图”技术和海量数据底池,实现“图片查重”“创新参考”“侵权比对”三大功能,进一步解决涉图片版权案件原创权属认定、相似度比对等难题。这一举措将显著提升著作权审判查明事实和认定判断的准确度,有利于降低权利人维权取证难度,有力打击权利滥用,有效防范虚假诉讼,从而做实“抓前端、治未病”,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从源头预防图片版权类纠纷,为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发展繁荣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启动仪式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了“版权AI智审”共享协议,开启了以数字革命带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审判提质增效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面对新时代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机遇和挑战,北京、上海、广州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四地知识产权法院及各地知识产权法庭发挥司法专业化优势,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探索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


牢记“国之大者”

服务新质生产力


2024年4月13日至1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举办。为全面做好消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派出专业法官团队,通过在国际会展中心综合服务处设置服务窗口、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驻场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释法答疑、协同处理涉知识产权纠纷等工作。


2024年4月13日至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服务保障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供图 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


在消博会主场馆,干警向参展商和观展群众发放中英文宣传手册,现场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干警主动深入展柜,定期巡馆,详细了解参展商涉专利、商标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需求,并通过典型案例向参展商讲解展会中易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提示风险,现场解答法律问题。


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一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专属管辖全国范围内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授权确权第一审行政案件。为审理好此类案件,有力保障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4月1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举办2024年首场“院士讲坛”,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刘明围绕“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概述”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中,刘明院士通过“技术创新、高速发展、奋起直追”三个关键词,从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发展、全球产业概况和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及我国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当前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交流环节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干警就集成电路专利池目前发展情况、国内产业发展中集成电路产业链对于政策和法律保护的需求等问题,与刘明院士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刘双玉表示,在审理涉及高价值技术类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对于涉案技术原理、背景和发展趋势全面深入了解,将对案件定性、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举办“院士讲坛”,促进法官紧跟技术迭代步伐,前瞻行业发展趋势,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提高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处理高价值技术案件的能力与水平。


近年来,各地人民法院妥善审理涉及5G通信、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种业种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案件,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力服务保障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司法保护研究,开展数据产权保护等新类型案件专项调研,探索完善数据保护裁判规则,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江苏高院与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强化数据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联合当地发展改革委、司法厅推动完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制度,促进数据产业规范发展;安徽高院提级审理一起涉植物新品种权益纠纷案,促成一次性解决15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纠纷,并就案外2个植物新品种达成合作共识,有力促进种业振兴;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14项具体措施,服务和保障“中原农谷”建设,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和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力度;杭州、宁波、温州知识产权法庭集中优势审判资源,跨区域审结技术类案件2000余件,积极服务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深化改革创新

健全保护机制


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中,法律问题往往与技术问题交织。如何破解技术事实查明难题,助力审判质效提升,是司法实践面临的一大挑战。


王某是一种“识别控制电路”的实用新型专利权人。2021年7月,王某发现广东省汕头市某电子公司大量销售的产品涉嫌侵害其专利权,在沟通赔偿事宜未果后,遂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某电子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


案件承办法官谭海华经过全面梳理案件材料,发现该案件涉及的光电技术问题比较复杂,是查明技术事实的难点,于是向擅长该领域技术的技术调查官寻求帮助。


技术调查官仔细研究分析涉案专利,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和万用表对被诉侵权产品电路板的电路进行还原分析,找出了关键技术特征,并对原告提出的3种技术方案进行比对,提出被诉侵权产品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的技术调查意见。


合议庭采纳了该意见,认定某电子公司构成侵权。在综合考虑侵权获利情况后,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35万元。


“技术调查意见有助于法官快速认定技术事实,避免选择冗长的司法鉴定程序,审理周期至少能缩短一个月。”谭海华解释道。


高效的技术调查离不开健全的工作机制。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不断健全“技术调查官+技术顾问+技术专家”多元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常态化人才交流和专利无效优先审查机制,成立由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312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专家人才库。2023年,技术调查官参与办案2283件,同比增长80.62%,专业技术力量为知识产权审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人民法院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建设,全面促进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人员专业化,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目前,全国已有25个高院、242个中院和287个基层法院有序开展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集中管辖。天津、内蒙古、浙江等12地法院全面实现辖区内三级法院知识产权案件“三合一”审判,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


“以北京、上海、广州等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为起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以‘知识产权上诉法庭+知识产权专业法院(法庭)’为特征的大国知识产权司法体系,逐步统一了知识产权司法裁判标准,有效降低了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中的制度摩擦成本,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司法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对人民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


强化协同配合


“普法驿站的入驻为园区科创主体提供了智力支撑,对企业预防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护创新”普法驿站启动仪式上,创新主体兴奋地说。


为进一步护航创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主动对接创新创造活跃、科创主体聚集的园区、协会、院校、科研单位,全面启动了15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的普法驿站——“法护创新”普法驿站,将法治触角延伸到首都创新创造活跃区。


“法护创新”普法驿站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式”需求调研、“定制化”普法宣传、“递进式”巡回审判等方式,了解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痛点难点问题,针对性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服务,打好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组合拳”,将知识产权保护的普法工作延伸到创新创造的最小单元、最微网格。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进一步优化诉调对接模式,主动将普法触角延伸到纠纷源头,在批量案件化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来自行业调解组织的代表表示。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独角戏”,需要多方协同唱好“合奏曲”。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强化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衔接,先后与广州、东莞等11市市场监管局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当地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就种业、中医药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开展专题座谈;浙江高院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跨市域专利案件司法行政协作;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当地知识产权局等8家单位携手推进海南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法治为纽带,施协同之方式,多方合力织密织牢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网,共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


湖南法院建立著作权纠纷“专业审判+专业定价+行业调解”联合解纷工作机制;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知识产权诉讼服务中心,成功调解多起知识产权纠纷……如今,全国已实现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全覆盖,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司法需求。


与此同时,各地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向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推动解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共性问题,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向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加强节目内容著作权权属审查,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取得良好效果。


依法平等保护

加强国际交流


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中,涉“米其林”商标侵权纠纷案是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外文驰名商标方言翻译的典型案例。


米某集团总公司享有“MICHELIN”“米其林”注册商标专用权,前述商标多次被认定为驰名商标。1900年起,米某集团总公司出版发行《米其林指南》对全球范围内餐厅进行评鉴,其收录的餐厅被认定为米其林餐厅。2008年,米某集团总公司开始将“米芝莲”作为“MICHELIN”的粤语翻译,并长期发行《米芝莲指南》。上海米某餐饮公司未经授权,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米芝莲”标识,并在网站宣传:“我的名字叫‘米芝莲’。在香港话里‘米芝莲’就是米其林的意思……”其经营规模迅速扩张,近5年内在全国开设门店达500家。米某集团总公司遂诉至法院,主张上海米某餐饮公司侵犯其驰名商标专用权。


一审法院认为,米某集团总公司享有的“MICHELIN”“米其林”商标为驰名商标,“米芝莲”为“MICHELIN”的粤语翻译,上海米某餐饮公司未经授权使用“米芝莲”标识的行为损害了米某集团总公司驰名商标专用权,故判决上海米某餐饮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米某集团总公司1000万元。上海米某餐饮公司提起上诉,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明确了外文驰名商标存在多种中文翻译时的司法保护标准,通过打击侵权人恶意攀附外文驰名商标声誉的行为,彰显了中国法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司法态度。


“贵院判决对我司在华业务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优化市场环境,正本清源,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在华发展的信心,也让我们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德国母公司感到振奋。”


2022年年底,一封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寄来的感谢信摆在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法官邵勋的案头。在信中,该公司诚挚感谢法院公正审理一起侵害“威乐”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这只是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司法护航创新的一个缩影。为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依托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推进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加强涉外知识产权审判,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合作,积极开展涉外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深入科创园区走访调研,受到国内外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完善跨境诉讼服务,平等保护中外经营主体,公正妥善处理涉外、涉港澳知识产权纠纷管辖争议和国际平行诉讼的关系问题。为更好地化解涉外、涉港澳地区知识产权纠纷,该院聘请了8名来自港澳地区法律界的专业人士担任调解员,专门负责相关案件的调解,并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诉前化解纠纷合作机制。


从传统产业商标侵权到数据权益、算法规制等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新需求,从种子新品种保护到非遗文化传承,知识产权司法保障体系日益严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正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封面及目录



 

责任编辑:高静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