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为庆贺国际劳动妇女节、“女法官国际日”,小知特别开设了“寄情·守护创新桂冠上最美的花”专栏,邀请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女性法官以及法官助理分享她们的工作与生活,讲述一路走来的故事,分享对未来的期冀,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她说......
本期作者
张凌博
审判第一庭 法官助理
张凌博,2014年7月进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工作。2016年3月进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担任法官助理。现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一庭一级法官助理。
九年前的春天,怀揣着对法院工作的敬畏和法官职业的憧憬,我满心欢喜地步入法院这座法学生心中的崇高殿堂,当年的我,意气风发,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一心想要为国家的法治事业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如今时光匆匆,回望过去,收获颇丰、感受良多,作为一名司法改革浪潮下坚守阵地的资深法官助理,有一些感想和体会与诸君共勉。
践行初心,不忘曾经的理想
理想是指引青年成长进步的灯塔,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相信每个进入法院的人,都跟我一样,有着执掌法槌、追求公正的理想信念。然而,法官助理作为每个团队上传下达的“枢纽”,不仅要辅助法官办案、督促书记员推动案件流程,还要时常面对材料撰写、庭内勤务、案例分析、数据报送、调研宣传等各种事务性工作,常常与繁琐、琐碎的程序性、事务性工作相伴,可能会被平淡淹没而丧失锐意进取的初心。但是要知道,前景美好而道路曲折本就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在螺旋形上升的曲线中能否达到最终向上的时刻还要看是否能够不忘初心,坚持理想。审判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获得,从琐碎的工作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掌握审判各环节的知识和技能,不断积累经验,守得住平凡、耐得住琐碎、经得起考验,为将来的任何可能性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断奋斗,坚持自我革新的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的要求,强调“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一定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当前,审判工作中新案件、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知识产权领域,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药品专利连接、动植物品种等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不仅对知识产权制度变革提出了挑战,也考验着法官助理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身处审判工作最前沿,要有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要求,坚持自我革新,面对新类型案件要勤于思考,具备在个案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炼裁判规则的能力,从实践中总结规律,时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愿我们都能在广阔的舞台中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