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高院党组关于“特色人才高地”作用发挥“五有”要求,根据市高院政治部教培处统筹安排,北京法院2023年度“特色人才高地”跟班培训工作自2月6日起正式启动。作为“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特色人才高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承接来自11家基层法院的30名学员开展为期一年的跟班学习。按照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培训方案相关安排,近日,党务人事部会同各带教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一期集中授课培训。
第一期集中授课旨在帮助学员熟悉知识产权审判特别是商标审判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方法,了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工作内容及工作规范,师资包括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工作的审判业务专家、北京市法官兼职教师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授课内容包括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工作整体情况,跟班培训相关制度规范,专利、商标、著作权、竞争与垄断、商业秘密等主要案件类型的特点,商标法重点法条精讲等。授课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充满热情,跟班学员听课认真、交流积极,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集中授课结束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跟班培训学员第一次座谈会,听取学员培训心得和意见建议,也为即将开始的岗位实践和后续培训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学员们在座谈会上畅谈对跟班培训的感想。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 张炎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张炎表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北京市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是全市法院第一家人才高地,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等专家型人才汇聚,能够来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跟班培训,他感到非常荣幸。
“作为学员,我从三个方面做好此次跟班培训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跟班培训的重要意义。二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工作要求。三是努力提升学习成效,聚焦高质量发展。跟班培训既是进修,又是工作,我将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即自学与授课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交流相结合,既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经验带回丰台法院,也把基层法院的声音向上传递,实现‘以点带面、以高地带基层’的培训效果。正如在我们集中授课场地外正在展览的知产法院特色人才高地展板所写的,‘京知英才聚,砥砺谱新篇’,让我们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道,谱写知识产权审判新篇章。”张炎说。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 李昊洋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李昊洋谈到,刚刚得知要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参加跟班培训时,考虑到即将面对全新的环境、接触全新的案件类型,他的心情是有些忐忑的,但正式来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报到后,教育培训工作人员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授课老师们倾囊相授,令人倍感亲切。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来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能够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带来什么,又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带走什么。集中授课的这几天,初步有了答案。我们应该带来新的办案力量,带来原法院的工作经验,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提升审判质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带回朝阳法院,让一年的学习学有成就、不虚此行。跟班培训充分体现了全市法院一盘棋,无论我们来自哪家法院,对外都代表北京法院形象,我们一定要做好各项工作,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同志们密切合作、相互学习,就像歌曲《为了谁》所唱的那样,成为乡亲、战友、兄弟姐妹。”李昊洋说。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政治部教育培训组法官助理 肖华
石景山法院政治部教育培训组法官助理肖华表示,她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缘分始于大学时代的实习经历。虽然那次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实习的时间短暂,但京知人的高效、专业、热爱审判事业的精神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埋下了热爱知识产权审判事业的种子。
“我的本科、研究生专业都是知识产权法,当我得知能够来到业务标杆法院进行学习时,心情倍感激动。集中授课培训过程中,很多典型案例也让我回想起大学课堂的学习经历。由于我在原单位是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参加这次跟班培训,除了学习知识产权业务以外,我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全市法院第一家特色人才高地在人才工作方面的优秀做法和先进经验带回去。我相信,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培训的这段时间一定会对我大有裨益,我也将珍惜学习平台,多向前辈们请教,怀着对知产热爱的初心,仔仔细细、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肖华说。
此次全市法院跟班培训工作中,前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参与跟班学习的学员人数最多、来源最广。作为此次跟班培训的“主阵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在充分征求学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人才队伍聚集效应和专家型人才“传帮带”作用,切实将市高院关于开展跟班培训工作的部署安排落实到位,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及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