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人民司法》 |打造司法服务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
作者:付丽炜  发布时间:2023-01-30 15:36:39 打印 字号: | |

打造司法服务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 

——北京知产法院审判第一庭工作纪实

立足新时代,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已成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力量。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一庭作为承担专利等技术类案件的核心团队,已高质量审结超1.6万件技术类案件,广泛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用深扎审判一线的细密触角,以司法之力促进国家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司法服务创新发展的“最强大脑”,获得了“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商标金奖-商标保护奖”等诸多荣誉。

审判第一庭干警合影


“智培”:以党建工作引领人才培养

“被告的涉案工艺是否使用了原告的技术秘密?”“如何防止技术秘密在审判中泄露?”“签订保密协议时的注意事项?”2021年7月2日,审一庭党支部“IP壹号学苑之专利权属纠纷的审理思路”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中。

以微观视角切入党建活动,让党建活动融入“生活圈”。“IP壹号”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细耕党建“责任田”,打造多维度党建品牌,逐渐形成了以“IP壹号学苑”“学‘习’用典”“IP壹号榜样说”为代表的党建学习特色栏目,学理论、学法律、学科技相融互动,把握大势、服务大局、忠诚履职,广大干警都把忠诚为民的初心深深镌刻在了天平上。该党建品牌获评“北京市法院党建创新规范化项目”,并入选市直机关工委、市机关党建研究会编印的《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案例汇编》。

主题党日活动

审一庭党支部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让司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靶向更准、质效更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1年,审一庭党支部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通过组织建设、党员教育、业务调研等全方位的合作,打通植物新品种领域创新保护和创新研发壁垒,为植物新品种案件审理中的技术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完善植物新品种的全链条保护,共同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

“痴迷于推理和演绎的法律工匠”,这是审一庭芮松艳法官最贴切的标签。她的办案笔记本一直是该院科技智慧展厅的“特邀嘉宾”,厚厚的笔记本里是她归纳总结的庭审焦点、做好标记说明的专利附图。“我和自己较劲,把每一件小事都尽力做到最好。”芮松艳从事知产审判工作20余年,审理了大量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疑难复杂案件,多起案件入选全国年度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件,被评为“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像芮松艳这样优秀的法官在审一庭远不止一位。自2014年11月建庭以来,审一庭涌现出第十二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姜颖,“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张晰昕,“第三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张剑,“第五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北京市法院司法实务研究专家”陈勇等专家型法官和“北京法院办案标兵”何暄等业务骨干型法官。审一庭负责完成的北京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愿景、问题及其司法应对》,荣获北京法院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疫情期间,审一庭召开“涉化学药品专利”线上新闻发布会,深入调研建院以来审理的医药专利案件情况,为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防控科研攻关提供司法服务理论指引,相关内容被国新办发布会引用。

审一庭依托该院“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培养基地”平台优势,不断探索符合“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要求的一流技术类审判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技术类专家法官的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对青年干警调研、宣传等综合司法能力培养,打造了集“案例式”“研讨式”“实战式”为一体的全方位、分级分类培训平台。同时,瞄准学术前沿探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疑难案件司法实践等领域,致力于提高人才法学理论研究水平,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


“智领”:以专业裁判引领树立行业规则

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诉讼案件宣判现场

2021年11月8日,审一庭承办了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诉讼案件。原告是涉案专利的专利权人,也是某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被告在国家药监部门申请注册了某胶囊的仿制药上市许可申请,并在登记平台就被诉仿制药作出了4.2类声明,即其仿制药未落入相关专利权保护范围。经过一次次案件问询和开庭,经过反复论证和激烈讨论,承办团队对药品专利链接案件有了愈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最终认定仿制药未落入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案的高效审结有效平衡了仿制药企和原研药企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推动药品的可及性,为司法守护医药创新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信息化专家赵春江在来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时曾说:“我深切感受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重要性和北京法院队伍的高素质和专业化,在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和健康医学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迎来新变革。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科研成果转化、人民群众生活福祉的联系越发紧密。”

高水平的司法裁判是最好的话语权。审一庭立足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高质量审结了一批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和企业品牌建设案件,其中包括一系列体现国内高水准审判质量、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例如,涉通信领域标准必要专利的皇家KPN诉小米、TCL等公司系列案通过正确适用权利要求解释的相关原则,判定小米、TCL等公司生产销售涉案手机产品不侵权,其确立的裁判规则为相关厂商应用3GPP技术避免了大量不必要支出,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涉医药领域泰拉科斯萨伯专利授权案通过明确补充实验数据的接收条件,使专利申请人为开发原研药投入的巨额成本得到专利保护,体现了中美贸易协定的协议精神,也促进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审查指南》相关部分的修改;涉互联网领域神马诉奇虎专利确权案,系国内首例适用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实体授权规则的案件,为图形用户界面这一互联网新兴业务增长点的开发及专利申请做出了规则指引;三星诉华为4G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案件,在对标准专利技术内容审理及FRAND谈判过程中,促成当事人就全球范围内的专利诉讼达成和解并签署专利交叉许可框架性协议,妥善解决并推动了相关行业就4G专利许可费率达成共识,有效助力华为、三星等国际知名科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智护”:以机制创新护航高质量发展

北京知产法院召开科技创新保护院士座谈会 

探索构建知识产权司法智库体系

“如何把握创新发展的前沿方向?”“如何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如何紧密追踪创新节点的保护需求?”在该院党组领导下,审一庭牵头组建由14名院士组成的创新保护专家委员会,打造院士领航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并逐步实现了与专家咨询、专家辅助人、专业陪审员、鉴定人等制度的有效衔接。该机制一方面借助专家熟悉创新成果的研发规律、了解科创企业的运营模式、破解审判中的技术难点,另一方面聚合高端创新资源,建立贯通产、学、研全链条的创新保护平台,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好地契合科技创新高度。14名院士的研究方向涵盖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生物资源等多个前沿领域,为探索新兴领域的治理体系,参与共建新形势下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争创全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选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科研机构、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知识产权保护和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进一步提升技术类案件的审理质效,缩短审理周期,及时回应当事人诉求,审一庭牵头调研《关于技术类案件绿色通道运行实施方案》,并优先构建涉医药领域案件司法保护“绿色通道”,在人员保障、专家咨询、案件管理、程序流转等方面实现资源倾斜。针对集中管辖的药品专利链接案件,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开通点对点专项上诉移送渠道,探索完善贯穿立案、审理、裁判、成果转化全流程的“绿色通道”审理机制。其中已公开宣判的首例药品专利链接案件审理时长5个月7天,审理效率相较于一般专利民事案件提升超60%,快速审理机制成效初显。审一庭还积极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的专利权纠纷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中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建设建言献策。与立案庭通力合作,发布了中英文版《关于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的专利权纠纷民事案件立案指引》,既为当事人提供了诉讼便利,又保证了审判工作的高效推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司法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知识产权法治,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对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新要求。新征程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一庭将继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的工作大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照片:李阳、郭豫蒙

 
来源:天平文化月刊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梦
联系我们